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测力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中的注意事项

时间:2025-09-01 点击次数:

在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中,测力传感器是保障生产精度、提升生产效率与确保作业安全的关键组件,其应用涵盖螺栓拧紧力监控、物料搬运称重、冲压过程力反馈、装配工序压力控制等多个环节。无论是汽车制造中发动机缸体螺栓的精准紧固,还是电子元件组装时贴片压力的稳定控制,测力传感器的性能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与生产线的运行稳定性。因此,在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场景下应用测力传感器,需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注意事项,以充分发挥其功能并延长使用寿命。

首先,量程匹配是确保测力传感器精准工作的基础前提。工业生产线中不同工序的受力范围差异极大,若量程选择过大,传感器对小力值变化的感知灵敏度会大幅下降,导致数据误差超出允许范围。例如在汽车零部件装配中,对直径 5mm 的微型螺栓进行拧紧作业时,若选用量程 0-10kN 的传感器,其最小分辨力可能仅能达到 10N,而实际所需的拧紧力精度需控制在 ±1N 内,此时传感器无法准确捕捉力值变化,易造成螺栓拧紧过松或过紧,影响零部件连接强度;若量程选择过小,传感器则可能因频繁承受过载力而损坏,比如在物料搬运工序中,若传感器量程为 0-500kg,而实际搬运的物料重量常达到 600kg,长期过载会导致传感器内部应变片损坏、零点漂移加剧,甚至直接引发结构断裂。因此,选择量程时需先通过生产线实测或工艺参数计算确定实际最大受力值,再在此基础上预留 1.2-1.5 倍的安全余量,同时结合工序对精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量程区间,确保传感器在有效量程内实现高精度力值采集。

其次,工业车间复杂的环境条件对测力传感器的适应性提出了严格要求,需针对性做好防护措施。一方面,生产线中的机械振动是常见干扰源,如冲压机床工作时产生的高频振动、输送带运行时的周期性振动,会导致传感器输出信号出现波动,甚至影响内部应变片的稳定性。对此,应选用具备抗振结构设计的传感器,例如内置阻尼元件或采用刚性支撑结构的型号,同时在安装时通过弹性垫片(如硅胶垫片、聚氨酯垫片)进行减震缓冲,将振动频率控制在传感器允许的振动范围内(通常要求≤500Hz)。另一方面,车间内的油污、冷却液、粉尘等污染物易侵入传感器内部,造成电路短路或应变片腐蚀。因此,传感器的防护等级需达到 IP67 及以上,其中 IP67 等级可实现完全防尘且能短时间浸泡在水中,适用于大多数有油污、粉尘的工业环境;对于涉及大量冷却液喷淋的工序,如机床加工线,应选用 IP68 等级的传感器,确保长期接触液体也不会损坏。此外,车间温度波动也会影响传感器性能,温度变化会导致应变片电阻值改变,引发零点漂移和灵敏度误差。需根据车间实际温度范围(一般工业车间温度在 - 10℃-60℃,部分高温工序周边可达 80℃)选择具备温度补偿功能的传感器,其温度补偿范围应覆盖车间极端温度,同时避免将传感器安装在靠近加热炉、散热风扇等热源或冷源的位置,若无法避免,需通过隔热材料(如陶瓷隔热板)进行隔离,减少温度对传感器的影响。

再者,安装规范性直接决定测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与使用寿命,需严格遵循安装要求。其一,传感器安装时的受力轴线必须与实际受力方向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偏心受力或侧向力。在机械臂装配工序中,若传感器安装时与机械臂运动轴线存在 5° 以上的偏差,会导致传感器同时承受轴向力与侧向力,侧向力会使应变片受力不均,造成测量误差增大(通常误差会增加 5%-10%),长期如此还会加剧传感器内部结构磨损。因此,安装时需使用激光对中仪校准传感器轴线与受力轴线,确保同轴度误差≤0.5°。其二,安装基座需保持平整且具有足够的刚性,若基座表面不平整(平面度误差>0.1mm/m),传感器安装后会产生局部应力集中,导致零点漂移;若基座刚性不足,在受力时会发生变形,进而影响传感器的力值传递。安装前需对基座表面进行打磨处理,确保平面度符合要求,同时选用铸铁或不锈钢材质的基座,其弹性模量需≥200GPa,避免基座变形对传感器造成影响。其三,固定螺栓的拧紧力矩需严格按照传感器说明书要求执行,力矩过小会导致传感器与基座之间存在间隙,受力时产生位移,影响测量精度;力矩过大则会使传感器产生预紧力,导致零点偏移。例如某型号传感器要求螺栓拧紧力矩为 25N・m,此时需使用力矩扳手精确控制,避免凭经验操作。

此外,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是保障数据准确的关键。工业生产线中存在大量强电设备(如变频器、电机、电焊机),这些设备工作时会产生电磁场干扰,导致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通常为 mV 级)受到干扰,出现信号波动或失真。为解决这一问题,信号传输线缆应选用屏蔽性能良好的 RVVP 型屏蔽电缆,电缆屏蔽层需采用单端接地方式(接地电阻≤4Ω),避免两端接地形成环流,进一步增强抗干扰能力;同时,线缆敷设时需与强电电缆(如 380V 动力电缆)保持至少 30cm 的距离,若需交叉敷设,应采用垂直交叉方式,减少电磁耦合干扰。对于干扰较强的场景,如焊接生产线,需在传感器与数据采集模块之间加装信号隔离器,通过光电隔离或磁隔离技术切断干扰通路,确保信号稳定传输。另外,需定期检查线缆接头与接线端子,避免因振动导致接线松动,造成接触不良,检查周期建议为每周一次,重点查看端子是否氧化、线缆是否存在破损。

最后,日常维护与定期校准是延长传感器使用寿命、保证测量精度的重要措施。在日常维护中,需定期清洁传感器表面的油污、粉尘,清洁时应使用中性清洁剂(如酒精)蘸取软布擦拭,避免使用汽油、丙酮等腐蚀性溶剂,防止传感器外壳或密封件损坏;同时,检查传感器外观是否存在裂纹、变形等损坏,若发现损坏需及时更换,避免故障扩大。校准方面,需按照国家计量标准(如 JJG 391-2009《力传感器》)定期对传感器进行校准,校准周期一般为一年,对于使用频率高、工况恶劣的传感器(如冲压生产线传感器),校准周期应缩短至 6 个月。校准时需模拟生产线实际受力工况,采用标准砝码或力标准机进行加载,分别在 20%、50%、80%、100% 量程点进行测量,记录传感器的输出值与标准力值的偏差,若偏差超出允许范围(通常要求≤0.5% FS),需对传感器进行调整或更换。校准完成后,需做好校准记录,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数据、偏差情况等,建立传感器校准档案,便于追溯管理。

深圳市力准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是各种高精度多维力传感器、扭矩传感器、称重传感器、柱式传感器的专业制造商,也是集生产、销售、售后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创新企业。

主要产品有多个品种的称重、测力、压力、扭矩传感器等千余款产品。称重范围小到几克,大到1000多吨;有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的高、中、低温传感器和高防护等级传感器。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纺织、电子、油田、化工、机械加工、能源、环保、医疗、交通、建材等领域自动化工程的检测和过程控制。


上一篇: 多轴力传感器的解耦算法与精度提升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13-2025 深圳市力准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107338号-1

业务咨询 联系方式 公众号

微信咨询1

微信咨询2

微信咨询3

服务热线

0755-8923 3819

力准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